热词世界杯 |
2008-03-21 17:41 出处:pconline 作者:PConline产业资讯 责任编辑:liyi
1回顶部
微软是毫无疑问的巨无霸企业,他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如果从其竞争策略上进行分析,我们应该可以总结出他的许多成功经验。而从其最主要的利润来源Office产品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利用格式的不断升级实现对用户的绑定是其最为重要的竞争战略之一,OOXML的推出是这一战略的延续。OOXML虽然披上了“开放标准”的外衣,其本质却是采用其一贯的利用市场垄断地位,借用“事实标准兼容”或“格式兼容”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市场地位。OOXML一旦被广泛采用,并取代DOC格式成为另一个事实标准,那么国产办公软件、Linux操作系统以及国产CPU均将面临灭顶之灾。而我们的应对策略只有一条:坚定不移的推广国家UOF标准的应用,只有让UOF成为被大众广泛接受的格式标准,才能最终确保用户的文档拥有权,确保国家信息安全,并为国产基础软件的发展提供空间。 一、OOXML是微软格式升级竞争策略的延续 本来文档格式的不断升级应该是一件正常的事,但当一个被独家企业掌控的文档格式不断随着自己产品的进行升级,而不是格式先公开修改,然后再按照新格式进行产品升级,这就绝对是在滥用市场地位打击公平竞争了。 历史上,微软多次利用这一手法,使其Office成为市场上绝对的垄断者。当年微软Word进入中国市场时,首先面对的是市场上高达95%的WPS用户,为了进入中国市场,微软和金山合作制订了双方文件的转换格式RTF,RTF格式为微软进入中国市场铺平了道路。在这里我们应注意到,由于当时文字处理软件还在初级应用阶段,文档的内容形式也没有现在这么复杂,人们对格式兼容的要求相对也比较低,因此这种格式的转换相对也就容易得多。微软Word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后,就通过每次产品升级悄悄出台一个个新的DOC格式,温水煮青蛙的效应出现了,在人们意识到微软新的DOC和RTF的兼容性已非常差时,大家已无从回头。随着对微软Office 97、2000、XP、2003的接受,RTF逐渐不再被提起,人们也很无奈的任由微软文档格式的不断“升级”改变。而且,微软的升级不仅有效的将竞争对手甩在后面,同时也将“旧微软”抛得远远的。现在使用微软Office超过十年以上的用户会发现,用Office 2007打开十年以前的DOC文档时,原来的文件已面目全非!这里的关键点在于:一、格式是微软独家的;二、微软每次格式的改变都是随着自己的新Office出现而变的;三、用户和竞争对手都无从得知微软格式是如何改变的,绝大多数用户甚至都不知道微软的格式已经改变。 OOXML是微软格式升级竞争策略的延续。迫于开放的压力,微软需要放弃一统天下的封闭文档格式DOC,改为力推“开放的”OOXML。当今的世界各国比任何时刻都更为关注开放标准、关注信息安全。这也决定了微软不能继续依赖封闭文档格式,无论是欧盟的反垄断重压,还是多国开始强制实行开放标准ODF,都让微软感受到“不得不变”的巨大压力。为OOXML正名,使之成为国际标准,将是微软维持垄断利益的最佳途径。与OOXML一同出现的是微软的Office 2007,Office 2007的后缀名也由DOC变成DOCX。大多数用户现在还不知道DOCX和DOC的区别,只是突然发现Office 2003不能打开Office 2007格式的文件了。微软的方便之处在于,大家习惯了DOC,所以虽然格式完全变了,包括性质也变了,但后缀名可以只是增加一个代表未知的X即可。 2回顶部 二、OOXML的事实封闭性 OOXML的技术不成熟性和私家协议特性,阻碍了该标准的广泛实现,违反了公平竞争原则,在该标准中隐含着控制整个基础软件产业的野心。对于我们国家信息产业来说,在不久的将来就将显示OOXML的巨大破坏力。 “标文通”的实践表明,办公软件文档格式仅能够确保文档的格式和内容被正确记载,但无法做到精确的版式兼容。如果版面算法不一致,跑版现象是难以克服的。 微软并没有公布OOXML相应的实现指南,特别是版面算法,因此,OOXML的初衷,即通过OOXML让众多的实现人员能够忠实的再现以前的所有办公文档将成为空话。 ODF有开源的OpenOffice作为参考实现,使人们得以分析其版面算法,但 Microsoft Office则不能。由于缺少真正的实施指南,微软 Office 2007就成为了OOXML的唯一实施标准。微软制定了一个“开放”的标准,但所提供的实施标准就是 Office 2007; 由于Office 2007的封闭性,反过来决定了微软是OOXML的唯一实现者。 而另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在于,现在已经有了三个版本的OOXML,一个是微软Office 2007实现的“MS”OOXML,一个ECMA修改后提交给ISO的版本“ECMA”OOXML,第三个是根据ISO表决中提出的3522问题修改后的“ISO”OOXML。微软Office 2007是否也能随之修改,使其符合“ISO”OOXML标准,现在无从得知。由于缺少符合性测试案例,我们甚至无法确认Office 2007是否符合“MS”OOXML标准。换言之,完全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在OOXML成为国际标准后,市场上根本就不存在完全符合该标准的产品。至少现在的Office 2007并不符合目前还没有正式成文的“ISO”OOXML。微软顶多也只是符合“MS”OOXML。 这样的OOXML虽然号称是开放的,事实上却是封闭的。虽然微软OOXML披上了“开放”的外衣,但将来在市场上流行的仍然是“MS”OOXML,仍然是微软Office 2007以及后续的版本“说了算”的标准,就算ISO通过OOXML成为国际标准,微软自己也不会严格遵守,而微软的逐步“微小”差异的改变将使微软牢牢的掌控着该标准,并挟ISO以令天下。 过去我们采用封闭的文档格式DOC,文档拥有者包括政府部门对其文档并不具备真正的拥有权。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丧失存取、修改和保存十几年前档案文档的能力,现在微软的流行版本对十年前的Word文件已不能“精确”地支持。自微软Office 2007采用OOXML格式放弃DOC后,微软新老版本文档格式兼容问题将会更加突出。由于OOXML的事实封闭性,用户将仍然只能使用特定的专用软件(微软出品)才能完全读取内部信息,对单一产品的依赖和锁定仍将存在。用户对文档信息的所有权无法得到保障,同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和隐私权问题。在事实封闭的OOXML格式之上构建国家信息安全将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3回顶部 三、OOXML的兼容排他性 上文已经谈到,微软Office 2007是OOXML的唯一实现者。OOXML成为国际标准之后,国产软件将成为不符合其格式规范的产品,国产软件又将开始新一轮更为艰难的“兼容”之路,甚至兼容无门。 国产Office过去的五年是在DOC格式文档封闭的情况下进行兼容性的研究工作。一个不为外界所知的情况是,国产Office在同时兼容微软Office 97格式、2000格式、XP格式以及2003格式。而同时,微软产品“认真”兼容的却只是自己的前一个版本。如Office 2007只是“认真”兼容了Office 2003,对此之前的版本的格式就不再“认真”处理了。这就是为什么国产Office对微软早期版本DOC的兼容会比微软自己还要好的原因。我们的技术人员在和微软技术人员沟通时,对方甚至对我们的一些兼容能力觉得非常不可思议:DOC的属性都已经变了,怎么去兼容啊? 因为是微软自己的标准,所以他对此拥有极大的自由度,用户对他也更为“宽容”。当国产Office碰到类似问题时,用户却会要求国产Office做到绝对兼容,而我们也只能采取其它的技术手段去满足。可以说,我们对不同版本DOC格式的兼容比微软自己做得还要好,而为此花费的精力以及工作难度也要比微软大很多,这也是我们发展中最大的无奈。 我们几乎花了五年多的时间才初步满足用户“精确兼容”的需求。现在面对OOXML这一全新的庞大的格式,国产软件的兼容工作又需要重头做起。微软从Office 2003到2007,从研发的角度看应该不少于五年。虽然兼容工作不需要一切从零开始,但按照过去的经验看,国产Office至少需要五年才能达到目前兼容微软DOC的程度。而这五年中,OOXML的发展方向将完全取决于微软。前一段时间,微软宣布资助实现DOC与OOXML转换的开源项目,这的确是一个进步的姿态。但我们一定要清楚,这样的项目需要时间,而微软自己早已经实现。 这就是微软格式不断升级的真正威力所在,他可以让竞争者只能老老实实的跟随他的脚步,也可以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被捆绑在单一产品上。 4回顶部 四、OOXML的平台依赖性对国产信息产业的巨大危害 OOXML一旦成为国际标准,其威力将远超过DOC成为事实标准的危害,Linux操作系统和国产CPU将无一幸免。OOXML存在明显的平台依赖性,其所定义的有些行为在Windows上可能实现,但在 Mac、Linux、Unix 或其他平台上却不能实现,更何况其提供的某些加密算法还依赖于处理芯片。由于文档处理几乎是每个用户都会涉及到的最普通的计算机应用,办公软件也成为了每台计算机必须配备的应用软件。如果一个在Win/Tel平台下产生的文件不能在龙芯计算机上打开,势必会影响到国产软硬件系统的推广。 OOXML成为国际标准后,将进一步加强微软在全球桌面操作系统中的垄断地位,竞争对手能与之比拼和挑战的空间将进一步缩小。市场垄断的必然结局就是将整个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走势寄托于单一企业的成败兴衰,这对全球桌面操作系统的发展是异常危险的。对我国来说,则意味着九五、十五期间对信息产业的巨大投入化为乌有,将严重损毁我们发展自主信息产业体系的国家规划。 五、促进UOF的全面推广是我们唯一可行的出路 要想解决上述问题,促进国产基础软件的切实发展,保障政府和用户对文档信息的所有权和话语权,促进国家标准UOF的全面推广应用将是我们的出路,也是希望所在。 兼容微软Office的文档格式一直是国产办公套件厂商市场竞争的一个主要障碍,也是微软维护自己市场垄断的最佳武器。微软放弃封闭的文档格式DOC,推广自己的新格式OOXML,也是希望通过格式转换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微软Office正在从2003版本过渡到2007版本,这个版本的变更对微软公司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策略。因为,MS Office 2007版本完全改变了原有的用户界面和操作方式,同时放弃了垄断用户多年的封闭文档格式DOC。如果我们能够让用户在产品更新换代之际,选择国产办公套件,而不是重新学习MS Office2007版本,这将是打破微软垄断的一个重要契机,更是发展国产办公套件的一个难得机遇。 随着国家标准UOF的正式实施,文档格式的问题不再成为国产办公套件厂商的技术障碍,使国产基础软件首次具备了公平的技术竞争平台。加快UOF的推广应用将有助于国产软件摆脱垄断赢得更好发展,也能有效应对微软格式升级战略。因此,对UOF的支持应从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高度出发,UOF的推广实施关键在于最近的1-2年时间,基于UOF发展国产基础软件产业的立场和政策,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实施下去。让UOF不要成为另一个RTF、一个微软格式大转换的跳板,而是成为一个被认真执行贯彻下去的标准,应该是产业界的共同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