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播报 > 正文

靠直播打赏还清贷款 50岁的豫东戏曲人在抖音实现再就业

@豫东戏曲人郑三 今年50岁。从记事起,他就跟着“郑家班”豫剧团走南闯北。2013年,郑三创办了自己的民营豫剧团,红红火火运营了六年多,却又遭遇了线下舞台暂停的危机。在那段时间里,剧团没连续演过像样的戏,直播成了不确定的日子里唯一确定的事。郑三的儿子、目前帮郑三做直播的郑坤坤说,是直播打赏让全家人和整个剧团“活”了下来,也正因此,剧团几乎全部演员都开始拥抱“第二舞台”。

在河南东部,豫剧“郑家班”是一个响亮的名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三跟着父亲、二哥一个村一个村地去唱戏,村民自发地给几分钱或者几个馍;八十年代末西安的一个茶楼请全家过去驻场,唱了十年。一直到2000年初,“郑家班”才重新在豫东地区活动。用郑三的话说,唱戏是吃苦的行当,刮风下雨、雪夜搭场,三伏天演冬天的戏,穿棉袍还是得上,那时收入不算好也不算坏,一天赚一两百,温饱没问题。

2013年,郑三决定自己做剧团。他花15万买了舞台车,又借十万买了戏服和音响。那几年他越唱越好、名声在外,豫东地区的客户都认他,红白喜事、庙会,每场戏起价1500块,最少也能演两三百场。“一年比一年好,每年能演400场了。”郑三说,刨除剧团成本和家庭开销,他那时每年能有十五六万的储蓄,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然而2020年线下舞台暂停,民营剧团没有保障,没有演出就意味着没有收入。一筹莫展之际,郑三开始试水抖音。他陆续将《刘墉下南京》《杨家将》《抢棺材》等以前录制的豫东调名段发布到了抖音上,郑三的名声很快从河南农村传播到了直播中。置顶的《刘墉下南京》作品下,原先从不听戏的年轻人甚至开玩笑问:“我一个90后,也喜欢听戏了,正常吗?”

网友评论

热门IT产品
  1. ¥7599
    苹果iPhoneX 64GB
    ·
  2. ¥5799
    三星S9
    ·
  3. ¥4498
    vivo NEX旗舰版
    ·
  4. ¥4999
    OPPO Find X
    ·
  5. ¥1799
    努比亚Z18mini
    ·
  6. ¥1499
    OPPO A5
    ·
  7. ¥1999
    荣耀Play(4GB RAM)
    ·
  8. ¥1598
    vivo Y85
    ·
  9. ¥3499
    坚果R1(6GB RAM)
    ·
  10. ¥3599
    一加6(8GB R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