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番茄文化客厅首期暨《书的模样——出版的变迁与阅读的可能》主题座谈会在PageOne北京坊店举行。知名作家马伯庸,乐府文化品牌创始人兼总编辑涂涂,《收获》杂志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写作中心教授走走,在座谈会上结合自身近十年来的经验,共同探讨了网络文学、电子出版、写作“破圈”,以及出版全链条中,作者、出版机构和网络平台如何协作共融等方面的话题。
写作、出版和发行:在网络语境下诞生的新方法论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书作为一个阅读的介质,其形态、表达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对此,许多出版行业从业者都感同身受。比如,新锐文学杂志《收获》就经历了从严肃文学、传统期刊走向网络化,运营化的过程。
“《收获》一直有个宗旨是在内容的可读性和文学性之间取得平衡,力求百花齐放。选择做APP的初衷也是基于这个宗旨,同时希望可以接近更多的年轻人来实现破圈。APP采用的是冷启动模式,通过双盲命题写作大赛积淀了10万左右高校作者,成功触达年轻群体,后来又陆续做了语文教材的改写比赛、AI写作比赛等等,保证了APP用户的活跃度。”走走提到,如何适应网络环境,拥抱多元读者一直是他们这些年来在探索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