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资讯 > 正文

中国移动刘鹏:确定性网络面临技术机制复杂、实验验证少等问题

  在“2021中国云网智联大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与IT技术研究所项目经理刘鹏发表了“端到端确定性网络的思考与探索”主题演讲。

  刘鹏指出:确定性网络目前面临技术机制复杂、应用需求有待明确、实验验证较少等问题,需要针对不同的业务需求,用不同的技术组合来满足差异化的确定性需求。

  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促使网络逐渐从服务消费互联网向服务产业互联网转型,ICT与OT的进一步融合将使网络从提供“尽力而为”的服务向着提供“确定性”服务演进。

  在刘鹏看来,部分新型业务应用对网络传输的质量要求较高,在时延、丢包率、时延抖动和可靠性等指标上有确定界限要求。但网络单向传输时延包括无线侧时延+回传网时延+ UPF处理时延+IP承载网时延,由于不同业务的流量具有不同特性,业界尚无业务局面的确定性保障研究。

  谈及确定性网络的标准化进展,刘鹏指出,IEEE/IETF等标准组织已经发布了系列标准,3GPP也已经启动了相关布局和研究,例如3GPP-R16引入TSN技术支持工业制造类应用、3GPP-R17探索网络内生确定性,但是目前尚无成熟的面向运营商网络的端到端确定性网络方案。

  对于确定性网络需要解决的问题,刘鹏认为,确定性网络的核心目标是保证网络时延、抖动、可靠性等多方面的确定性,消除传统的分组业务转发的“长尾效应”。确定性网络的技术体系,是基于确定性网络的核心问题,以TSN标准体系为例,主要通过同步、时延、可靠性以及管理4个方面保障。

  刘鹏表示:确定性网络目前面临技术机制复杂、应用需求有待明确、实验验证较少等问题,需要针对不同的业务需求,用不同的技术组合来满足差异化的确定性需求,我们将从四个方面入手,不断推动确定性网络机制研究:

  一是实现广域的确定性,需要突破移动性、空口的确定性、传统的IP转发规律等技术难点,可以考虑特定场景的与用方案,以及代价小的简化方案。

  二是实现内生确定性,未来6G网络需不断学习固网确定性机制,优化网络性能,更新迭代网络技术,并且结合移动网络自身的特点,适当的进行机制的简化。

  三是实现跨域融合的确定性,需从协议支持、协同调度、部署融合等方面研究移动网络与固网的融合。

  四是实现差异化的应用方案,面向不同的业务需求,采用不同的技术组合方案,可以在保障确定性需求的同时保持较高的资源的利用率。

  中国移动在确定性网络的阶段性成果包括:在IETF提交10篇+文稿,目前已经有1项立项;联合华为展示基于DIP的原型应用;联合恩智浦展示基于TSN的原型应用等。刘鹏表示:中国移动将与产业界伙伴共同努力,推动确定性技术的研究,使得确定性网络真正成为垂直行业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来源:C114通信网】【作者:安迪】

网友评论

三日内热门评论文章
热门IT产品
  1. ¥7599
    苹果iPhoneX 64GB
    ·
  2. ¥5799
    三星S9
    ·
  3. ¥4498
    vivo NEX旗舰版
    ·
  4. ¥4999
    OPPO Find X
    ·
  5. ¥1799
    努比亚Z18mini
    ·
  6. ¥1499
    OPPO A5
    ·
  7. ¥1999
    荣耀Play(4GB RAM)
    ·
  8. ¥1598
    vivo Y85
    ·
  9. ¥3499
    坚果R1(6GB RAM)
    ·
  10. ¥3599
    一加6(8GB RAM)
    ·
为您推荐
  • 相关阅读
  • 业界资讯
  • 手机通讯
  • 电脑办公
  • 新奇数码
  • 软件游戏
  • 科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