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品牌策略成为国内液晶希望
相比之下品牌影响力较低的国产品牌压力更大。从国内各大家电制造企业的财报上看,盈利情况都很紧张,除了在2005年上马液晶初期,有过短暂的高点获利外,其余时间基本都维持着一个极低毛利率水平。平板的换代潮在大幅价格战后,并没有给企业带来任何利好。相反,价格平稳的CRT则成为企业获利的支柱。表面的繁荣并不等于企业的繁荣。不少企业都存在着亏本抢市场的心里。此状态使得国内家电市场变得异常变形扭曲。
目前已经有企业在尝试双品牌路线,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盈利模式。低价品牌抢夺市场扩大份额,通过走量求得上游面板厂的价格优惠。高端机型提供赢利,提高品牌美誉度。不过上述方案的执行力似乎并不良好,且也只有国内少数品牌操作。但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市场手段。早些时候三星、LG也都使用过。
5.1国庆将至,价格战不可避免。国内电视制造企业恐又要背负其资本重担。如何引导消费者,如何建立双品牌,如何和渠道市场达成共识,寻求产业的平衡点才是未来的长久之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