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世界杯 |
2007-07-27 15:41 出处:PConline 作者:李开复 责任编辑:heyuxiang
是机遇,不是威胁! 这种民主的自下而上的文化好还是不好呢?我想引用另一本书的内容,这本书比较冷门,叫做《群众的智慧》(Wisdom of Crowds)。书中举了一个经典的例子:曾经有个苏格兰人出了一个难题,请大家猜猜一头牛的重量。最开始他问了很多业内人士,有兽医、屠夫,还有畜牧专家。后来他又找了一批群众,可能有几百人。最后的结果是,群众的集体智慧远远超过了任何一个专家的智慧。这其实跟我们中国的“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是同样的概念。 这本书预测,经过了群众的智慧后,互联网可以比过去更能挖掘人们的潜力,并做出明智的抉择。不过,作者也提出了四个先决条件,第一,群众的智慧必须有多观点的客观表达,才能够变成智慧,不然就可能被误导、被煽动。第二,要保持客观的态度,如果先入为主去做判断,那么就没有智慧了,或者太过担心别人的批评而不敢说了,就没有可能引发智慧。第三,要有一个非独裁的决策模式,也就是说我们要靠一个人的专业知识和天赋来决定他的话有多大的分量,而不是看他的职位有多高。第四,这些意见需要一个相当客观、相当有智慧、又是一个非独裁的、能够融合大家的意见、深入地去探讨问题的人来做一个观点的聚合者。 有人可能会担心,在互联网时代,编辑和记者的工作还重要吗?我想我的答案是非常肯定的,那就是绝对重要。用“长尾”现象来说,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是作者,发表言论的成本大幅度地降低,这带来了一个美好的Web2.0平台,但也为被各种利益驱使的人,或者是制造虚假新闻的人提供了一个免费的平台。 在这样一个大家都有话语权的时代,那些持多观点、客观的编辑和记者,就成了社会最需要的人才。互联网之父Vinton Cerf曾经说过,互联网不是什么技术,它只是一面镜子,如果你在这个镜子里面看到了你不喜欢的东西,不要试图去改变镜子,你只能改变自己。没有一个人可以改变社会,但有一些人可以更多地影响社会。在互联网时代,要成为好编辑或好记者,就需要用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各种事件,并且非常有见地地把不同的意见聚合、客观地表达出来。 传媒的朋友接受新事物都很快,他们或许有最好的QQ群,或许有最熟悉的BBS,或者能最聪明地使用搜索引擎,这些很重要,但都不足以取胜。回顾今天的这个世界,透过种种技术表现后,互联网时代,媒体最重要的特质其实与过去并无二致:唯实精神、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通俗地说,就是要讲实话;关怀社会,心系大众;并且能冲破传统,追求革新。 在互联网时代,编辑、记者的作用将更举足轻重。其专业训练,将会使他们成为互联网时代的舆论列车,去聚合合适的内容,把好的内容提到更高的层面,用卓越的笔锋描述真实的信息,利用一些实例来引导网民,帮助他们正确判断,具备分辨真伪的能力。 互联网带来的不是威胁,而是机遇。让我们把互联网当作一面镜子,从中学习,并和它一起成长。(作者为Google(谷歌)公司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