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量产的晶体管已经进入4nm尺度,3nm研发也已经冻结进入试产。
在11月于日本举办的线上ITF大会上,半导体行业大脑imec(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公布了未来十年的技术蓝图。
据悉, 2025年后,晶体管微缩化进入埃米尺度(?,angstrom,1埃 = 0.1纳米),时间节点的规划是,2025年A14(14?=1.4纳米)、2027年为A10(10?=1nm)、2029年为A7(7?=0.7纳米)。
微观晶体管结构层面,imec试图在14?节点使用Forksheet结构(p型和n型纳米片晶体管成对排列,类似于用餐的叉子),10?节点试图采用CEFT结构,1纳米(10?)以下计划采用原子形状的沟道,依赖Mo(钼)、W(钨)、X为硫、Se硒、Te(碲)等2D材料和High NA(高数值孔径)EUV光刻机来实现。
说到High NA EUV光刻机(0.55NA),一号原型机(EXE:5000)将在2023年由ASML提供给imec的联合实验室,2026年量产,从而服务1nm及更先进的节点。
【来源:快科技】【作者:万南】
网友评论
目前量子遂穿的问题无法解决的,例如现在7纳米制程下,其导致的漏电只能通过改进电闸的材料和结构得到适当缓解。理论上的性能上去了,但是能耗比却不见得有多大的提升。怕制程再缩下去,以后就没新材料可改善漏电情况了
安卓党:安卓阵营的坚实拥护者,分布极广,类型众多
果粉:iOS阵营的狂热崇拜者,封闭追求完美,单体战斗力强
学霸君:出口成章,七步成诗,喜欢说一大段让人不明觉厉的话
喷子:喷,是一种艺术,能把一切话题扯到吵架上去
水军:存活于网络的打手,以水为武器,传说“动动手肘,五毛到手”
黑客:没有对错,只有好恶,攻击目标不定,杀伤力极强
大湿:东瀛文化集大成,苍老师关门弟子,口头禅:王侯将相,宁有种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