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所见过的最明亮天体,应该就是太阳了。然而与类星体相比,其强度可能连一盏 10-W 的灯泡都算不上。由于银河系的核心(巨型黑洞)对附近材料的贪婪吞噬,其亮度可以达到惊人的地步。 近日,天文学家们又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明亮的类星体(J043947.08 + 163415.7)—— 其亮度竟然是太阳光芒的 600 万亿倍!
类星体 J043947.08+163415.7 想象图(ESA/Hubble, NASA, M. Kornmesser)
此前的纪录保持者,亮度仅相当于太阳的 420 万亿倍。 作为对比,迄今发现的最明亮星系,也只有太阳亮度的 350 万亿倍。
论文一作、来自亚利桑那大学的范晓辉(音译)称 —— 我们未曾想到,竟然能够在可观测宇宙中发现比之更明亮的类星体。
不过问题也来了 —— 为何此前科学家们就一直将它给忽略了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它远在宇宙的另一端,距离地球大约 128 亿光年。在引力透镜的影响下,我们才迟迟未能发现它。
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超强的引力,能够让光的行进路线发生弯曲。因此来自类星体的光线,被一路上的各种引力源给弯曲。
这种奇特的物理现象,不仅将它的亮度增强了 50 倍, 甚至能够对图像产生分割,以至于有时可在三个不同的位置,看到同一颗类星体。
研究团队成员 Feige Wang 指出 —— 如果没有这种高倍率的放大效应,我们就无法看清整个银河系。得益于此,我们能够观察黑洞周围的气体、以及它对银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这颗类星体的发现,得益于较近星系的“放大镜”作用(NASA, ESA, Xiaohui Fan/UA)
放大率使得天文学家能够仔细观察这颗遥远的天体, 亮度的最大贡献者,源自于灰尘和气体的升温。 因其落入了类星体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辅以恒星形成的强烈推动。
该团队预计,主星系每年可催生多达一万颗恒星。此外这项研究的长期缺席,也凸显了天文学家在寻找此类天体的方法上有所欠缺。
研究人员称, 由于它们的距离很远,大多数类星体都是通过“红移”来辨识的。 然而地球与类星体之间,有着许多遮挡视线的星系,其可能导致观测结果偏“蓝移”。
Fan 表示,我们可能错过了 10~20 颗类似的天体。因为它们看起来很模糊,且‘红移’不够明显。
这意味着寻找类星体的传统方法,可能已经不再适用。我们需要找到新的方法,在大数据中扩大我们的搜索范围。
背景资料: 该类星体最初由多架镜望远镜确定,参考了英国红外半球测量望远镜、Pan-STARRS1 和 WISE 的数据。 最终,能够在太空中看得更清晰的哈勃望远镜证实,它是一颗透镜状类星体。
“引力透镜”原理示意(NASA, ESA, Xiaohui Fan/UA)
有关这项研究的详情,已于上周在美国天文学会会议上发表,并刊登在近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快报》(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上。 原标题为:
《Most Lensed Quasars at z > 6 are Missed by Current Surveys》
[编译自: New Atlas , 来源: University of Arizona ]
【来源:cnBeta.C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