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时代骄傲微软的漫漫转型之路

2009-02-16 06:29  出处:pconline  作者:江北书生  责任编辑:zhangyijie 

  微软成立于1975年,现在已经34年了,在20世纪十分辉煌,借助于WinIntel联盟和Windows+Office平台,成为一代霸主。但是很难永远兴盛的公司,现在微软的危机来了,微软必须转型。微软当年取得了哪些辉煌成绩?现在她遭受到了哪些危机?又将如何转型?

  微软是时代的骄傲

  1975年,一个名为比尔·盖茨的年轻人与伙伴创立了微软公司。30多年里,盖茨驾驭着这个软件公司一步步地扩充着帝国版图,改变和影响着整个全球,是时代的骄傲。Win+Intel联盟,Windows+Office使其成为了PC时代的巨无霸!盖茨的梦想已经实现:在每张桌面上运行着一台电脑,而且更重要的是,电脑上运行着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套件!

  微软在过去几十年间给世界和人类生活带来了深远变革和巨大影响,电脑已经成为个人计算机成了日常生活用品,并因而改变了每一个现代人的工作、生活乃至交往的方式。毫不夸张地说,微软对软件的贡献,就像爱迪生之于灯泡,给人类带来光明!也正因为微软公司,才使得地球变得越来越扁平,人类也才因此有了更多创造财富和幸福的机会!

  微软遭遇多重伤

  但现在情况有所改变,微软在辉煌的背后也遭遇着多重伤。而且有的还正在有愈演愈烈之势。

  1.垄断官司不断

  世间的事物永远充满着矛盾,自由竞争有利于行业进步和社会发展,但是竞争的后果是兼并弱小公司,这时往往又会形成垄断。在微软一统操作系统和办公平台后,它的垄断官司就一直不断。当然起诉原因,多数是垄断问题。为此,微软不仅要支付巨额的赔偿,还被勒令生产不带有垄断性质的Windows系统。

  从当年的NetScape到如今的RealNetworks(RealPlayer的公司)都诉讼过微软垄断,以至它被欧盟罚款高达10亿美元,并推出不集成Windows Media Player和Internet Explorer的N版Windows。在韩国,则被要求提供一套不捆绑播放器和即时通信软件的简化版Windows操作系统。

  2.维纳斯计划失败

  1999年3月10日,当国内计算机业、家电业巨头云集深圳,如同朝圣一般参加微软的“维纳斯计划”新闻发布会的时候,他们绝对不会想到,几个月后维纳斯计划就失败了。因此,可以说,微软选择了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但是他们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时机!而主要原因有2个:1.环境不成熟。当时带宽太窄,多数在电话拨号为主,传输大字节的音视频几乎不可能;2.费用过高,当时的网费没有包月之说,一小时几乎要15块钱;3.没有被认可,因为在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刚起步,社会认知度低,人们还未普遍认同互联网所能带来的美好前景;4.网上内容少,在那时的条件下,互联网上的内容太少了。5.产品不完善、不够易用。微软的机顶盒操作性差,同时对普通的电视机的支持不太好;6.产品价格过高,最后要提的是,微软生产的产品价格居高不下也是一个重大的障碍。

  后来盛大也做了“盛大易宝”(EZ Pod)的信息家电产品,开始传播“用遥控器上网”和“家庭宽带娱乐中心”两个新概念,描绘出中国本土数字家庭的趋势和蓝图。但到现在仍没有盈利。

  3.打击盗版不力

  微软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卖软件,这在20世纪的80、90年代使得其成为软件业的霸主,WinIntel联盟和Windows+Office曾经在PC机上一统江山,也为微软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是,盗版问题一直困扰微软,每年在这一块的损失极大!盗版一直是微软的心病,针对盗版,微软也出动了一系列的措施:序列号安装(Windows 95开始)、系统激活(Office 2000、Windows XP开始)、WGA计划、OGA计划,除此之外,还采用了一些良性的方法:推出“即用即付”、降价等,但是收效甚微。在去年微软还采用了极端的方法─黑屏法,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造成反盗版不力的原因是双方面的,而微软最要做的是降价,因为微软不得不面对2个现实:1.调整定价策略,降低产品价格。因为现在微软的产品采取了全球统一定价,没有考虑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而造成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价格相对过高;2.面对经济危机,IT业的不景气,使得硬件装机厂利润急剧下降,根本不可能再为软件腾出利润空间。

  4.互联网化不够

  微软在看到Google“后来居上”后,意识到了自己在互联网方面“起步晚了”。早在1995年比尔·盖茨就发出过迎接互联网大潮的警示,但是在14年后,微软在互联网上,尤其是在决定互联网发展的核心技术和能力上,几乎无所作为!

  当互联网真的成为新世纪经济、文化、社会的创新发动机,我们几乎看不到微软的身影。Windows和Office继续扮演摇钱树的角色,微软仍在一个旧世界里大把地挣着旧美元,Google却成为新世界的微软!
墨守陈规、停滞不前,不力创新,是造成微软危机的最主要原因!

  5.大力裁员

  这个不必多说,大家上网搜索新闻就会知道。而且,力度很大。

  微软转型 长路漫漫

  微软作为一家老牌的公司,创下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在这个时候,必须转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必须要大兴创新之风,微软同样也不例外。不能仅学习Mac OS X“改进”Windows Vista/7,也不要只学习Yahoo!的样子,把MSN改造成门户网站。不要让人看起来,觉得微软的互联网脚步每一步都没差太远,但每一步都是后知后觉。最重要的是,要深刻理解互联网,并用互联网的思维考虑问题,进而大力创新。观念不同,即使都在做同一件事,结果也一定大相径庭。当今公司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公司实力竞争,实质则是思想、理念、人才素质的竞争。

  微软不是没有看到互联网的发展,但是她做得不够专注。它从Google的成功中知道搜索引擎很重要,于是微软做了;互联网广告系统很重要,微软要做。事实上,早在1995年,微软就学着AOL、CompuServe、Prodigy的样子,做了自己的网络服务MSN,结果怎么样,大家很清楚。微软可以继续推进维纳斯计划,当时微软的观点是正确的,现在也得到了印证。现在加强与3C硬件厂商的合作,可以把这一块业务做得很好。

  要开放源码,至少开放部分源码。这样一来,就可以赢得更多的政府订单,同时还可以促进Windows的大力繁荣。Linux为什么能够在服务器领域那样兴盛,就是因为它是开放的。

  应该减少Windows和Office的研发费用,就目前来说,Windows和Office的功能早已经是“产能过剩”了。不如减少这一块的研发支出,把精力集中到新的业务。这样,Windows和Office的价格也会低出许多。更重要的是,在清楚地认识到Windows+Office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云计算正在形成。微软不是为单个机器开发软件的公司,整个公司的文化、架构、思维方式,要从“基于硬件上的软件”转到“互联网之上的软件”。尽管它已经意识到软件应该作为一种服务,但它似乎从来都没有把网络视为一个整体,它眼中看到的,还是一台台机器。

  微软促成了互联网的崛起,它自身却几乎与互联网无缘。但是事情是会有转机的,微软让每个桌面都有了一台PC,由此成就了微软的霸业。不要忘了,在SaaS模式、云计算大行其道的今天,Windows、IE就是最大的客户端,好好发挥其作用,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和灿烂的前景。

IT热词搜索 来源: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