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外企在中国需要学会入乡随俗

2009-02-02 06:29  出处:pconline  作者:江北书生  责任编辑:zhangyijie 

  外企在中国是一个耀眼的名词,但是真正外企在中国生存得如何?是否所有的中国员工都是西方民主自由精神的代名词?外企是否真正地认同中国的价值观?可惜的是,现在的情况并不乐观,笔者认为外企在中国也需要入乡随俗。只有这样,外企才能够真正地做到尊重本地员工,并真正推行本地化的策略,进而获得多赢!

  外企没有完全崇尚民主和自由

  东方的哲学主张礼乐、公平、正义、信义,西方哲学则崇尚民主和自由。这与其历史和物质条件有着很大的联系。但笔都却发现很多外企在中国并没有完全地体现这种精神。比如必须使用预先安装的操作系统,而且是英文的,还不允许安装语言包;不允许安装自己喜欢的软件,必须使用网管预定的软件等,这给本地的雇员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语言要求过高 不利于人才选拔

  很多进入外企的雇员不仅在面试时要面对说英文的人,还要填写N多英文表格,更要以日后与英文打交道。且不说这有文化歧视之嫌,但就这样一来,对于雇员的要求是过于高了。中国大公司在进行海外战略时,没有要求过国外的雇员能够懂中文(或许中文太难学)。2007年百度进军日本,2007年8月9日,在第二届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CEO李彦宏则提到,百度在日本招的一些非常关键的员工他是可以不讲英文,也可以不讲中文,只要他会讲日文就可以了。

  美国公司雇佣关键人员基本上都必须要求他讲英文,能够跟总部的这些讲英文的人去沟通,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不利于招到本土对业务理解最深刻的人才。

  诚然,我们本地员工并没有必要懂得雇主公司的语言(当然在政治多极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懂英文是一个很好的优势),雇主应该更多地本土人才的重视和利用,这才是在中国市场上获胜的法宝,更是外企进军中国的利器。

  熟悉软件 提升效率

  每个人使用的软件并不相同,而往往会有一个自己非常喜欢和上手的软件。但是外企公司里软件是定制化的,员工无权在机器上安装自己的软件,这势必会影响其工作效率。多数的网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部署成本和维护成本,其实,只要在防火墙、网关和网络杀毒上多下功夫,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注意放权  简化审批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已经在世界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外国的公司进军中国的国际互联网企业都有着政策上的硬伤(不允许在中国境内架设服务器),而且还有层层审批(时间上会有所拖延)等诸多问题,因此几乎没有国际型互联网企业能够至少很快在中国形成燎原之势。所有这些,外企必须吸取教训,并注意改进,注意放权,简化审批。要注意放权不是授权,放权是将权利与中国区的负责人分享,而不是共享!

  坚持本地化战略  获得成功

  IT业和互联网作为技术含量最密集的行业之一,竞争尤为激烈。而在这个行业里,相互模仿的事情很普遍。不但一些小厂商模仿大厂商的产品,就连一些IT巨头也无可不用其极,真有“只要是好的一并拿来”之气。对于IT和互联网行业来说,很多外企及对中国互联网不够了解,多数只是想直接复制外国本国的成功模式,这往往是行不能的。

  外企要做的是,必须认同中国的价值观,并不断学习、深化WTO规则,更好地了解中国本地化需求,坚持本地化战略,这样才能够获得成功,实现多赢!

IT热词搜索 来源: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