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18点08分,华为Mate 60 Pro正式开启全渠道全款销售,华为线上商城、线下门店均可购买,其中订金销售用户可直接前往门店取机。在全国多地的华为门店,再次出现排队盛况,热度空前,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让人不得不感慨华为的品牌魅力。
作为史上最强大的Mate手机,华为Mate 60 Pro不仅带来了卫星通话、第二代昆仑玻璃等一系列“黑科技”,全新的同心外观设计也成为大家热议追捧的焦点, 尤其是全新的雅川青配色更是一机难求。在很多人眼中,华为Mate 60 Pro不仅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产高端旗舰,更是当下最流行的高颜值时尚单品。
作为新一代Mate系列旗舰,华为Mate 60 Pro外观迎来全新升级,不仅延续一脉相承的极致中轴对称,此次还采用全新同心设计,星环设计的科技之美和同心设计的突破之美融汇与碰撞,彰显华为独特的美学理念,引领行业的科技美学。
从细节来看,华为Mate 60 Pro采用突破性的“同心”设计,标志性“星环”不再局限于摄像头本身,而是从内向外迸发而出,合力突破固有的思维边界,扩张至后盖的腰部,留下了一道优雅的弧线,从弧线的两端向外延伸,可以在机身外构建出一个更大的、隐形的同心圆,象征着Mate系列探索突破的精神。
此外, 华为Mate 60 Pro的配色也寓意颇丰,雅川青、白沙银、南糯紫、雅丹黑四款配色灵感来源于大地色卡,取色自我国壮丽的山川河流。 其中,雅川青取自西藏墨脱县的雅鲁藏布江、白沙银则是新疆阿克陶县的白沙山、南糯紫为云南勐海县的南糯山、雅丹黑来自青海茫崖市的黑独山,指掌间再现多彩江山,以山河之美,致敬奔腾不息的力量。
其中,雅川青为此次华为Mate 60 Pro的主打色。此前Mate系列多代爆款色均有绿色或青色,绿色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Mate系列的产品调性。
同时,基于“同心”设计理念,华为Mate 60系列雅川青、白沙银后盖上半部分采用全新锦纤材质,南糯紫、雅丹黑则采用素皮材质,后盖下半部分均采用金属材质。两种不同材质进行混搭,视觉观感层次分明,既协调统一,又相得益彰,让人看一眼就印象深刻,再次重塑高端旗舰审美新秩序。
事实上,十年来,华为Mate系列始终坚持极致、高端、创新。这十年,是我国创新技术不断发展积累的十年,也是华为手机成功走向高端的十年。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历代Mate系列的外观设计,其实就会发现, 每一代Mate都有着独特的美学语言,多次在大自然和山川河流中汲取灵感,将其转化为科技与未来之美。Mate系列美学设计的演进,就是高端旗舰的美学进化史。
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得华为Mate 20系列的翡冷翠配色,曾经风靡一时 。“翡冷翠” 一词源自于著名诗人徐志摩对意大利城市佛罗伦萨(Firenze)的翻译,该译法不仅音似,而且寓意恰当,佛罗伦萨官邸和教堂有一种绿纹大理石,将城市点缀得如同一粒翡翠。华为Mate 20系列绿色配色取名“翡冷翠”,相信也有此意。这种颜色在光线作用下能够产生极其丰富的光影变化,华为Mate 20系列的翡冷翠也成为当年公认的手机美学引领者,这份颜值时至今日依然能打。
之后, 华为Mate 30系列的丹霞橙配色又将丹霞地貌的色彩融入其中 ,通过超薄PU素皮打造出独特的视觉和触觉体验,成为当时最时尚潮流的手机配色。这个灵感来自于我国张掖的丹霞地貌,一层一层像霞光一般,故名丹霞地貌。
到了华为Mate 40系列,带来了极具代表性的夏日胡杨和秋日胡杨配色 ,同样是素皮材质,灵感取自不同季节的胡杨树,引喻“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胡杨精神。胡杨坚忍不拔的精神,感染了无数人。从华为身上,我们也看到了顽强不息的精神。不管困难多大,不管压力多大,永不言弃,永不服输。
去年,华为Mate 50系列时隔两年王者归来,带来绝美的昆仑破晓、昆仑霞光两种纯粹的素皮色彩 。昆仑破晓,划破苍穹;昆仑霞光,普照万山。在晨光下,我们感受到昆仑破晓的自然色泽,而在夕阳下能看到昆仑霞光的绚丽色彩,绝美外表下是华为Mate 50系列致敬昆仑精神的内核。
当然,ID外观的创新,只是华为Mate系列诸多创新的冰山一角。从诞生以来,每一代Mate都是华为创新与尖端科技的集中体现。大屏幕、长续航、独特ID、昆仑玻璃、北斗卫星……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关键词,构建起消费者对Mate系列的超强认知,更成为高端旗舰发展的风向标。
华为Mate 60 Pro以同心设计、大地色卡带来独特的视觉美学的同时,还在通信、可靠性、影像、智慧体验等领域全面升级。它不仅是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大众智能手机,还首发超可靠玄武架构、全焦段超清影像,搭载HarmonyOS 4,支持AI隔空操作、智感支付、注视不息屏等智慧功能。
毫无疑问,华为Mate 60 Pro是名副其实的“史上最强大的Mate手机”,正式开启Mate新十年。它的到来将持续引领行业创新,扛起高端旗舰创新发展的大旗,重新定义顶级高端旗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