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探索 > 正文

一做数学题就冒汗?可以用这些方法打败数学焦虑

你是否亲眼见过这种情况:有些人在做数学题,或者参加数学考试时,会心跳加速、手心发汗,甚至脑袋一片空白——这就是 数学焦虑 的表现。根据斯坦福研究调查,大约每100个受教育的人之中就有20人患有数学焦虑。

除了明显感到血压骤然升高,心跳加速之外,通过大脑图像扫描还发现:当数学焦虑感产生时,其唤起的区域和身体部位受伤时唤起的区域有部分重合的现象。原来,数学焦虑给人带来的感觉竟然如同身体受伤一样。

数学焦虑的成因

人们为什么会产生数学焦虑呢?

行为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的原理是“刺激—反应”;学习的过程是试误;学习指导的途径是外部控制。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为了掌握定义、法则和公式,为了考试高分,学生会进行高强度地训练。在“题海战术”中,不断地试误,产生挫败感、焦虑感。

情感方面:学生对数学和学习的信念和态度上产生一定的偏差,比如不知道学数学为了什么,把数学当作是一堆枯燥无味的公式和法则,看成没有用处的学科,因而产生焦虑情绪。

现行数学的学科难度:以现行数学课程设计来说,从小学到初中,抽象的程度跳了一层,到高中又再跳一层。对过去的抽象推理经验上不足的情况下,再跳层学习更难的知识点,会让学生一步步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产生对数学的焦虑。

打败数学焦虑

数学焦虑感并非一朝一夕形成,很多人从小就饱受焦虑的困扰。焦虑导致人在数学做题、考试时的发挥差,数学成绩不理想加深焦虑感,如此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所以,克服数学焦虑感,越早越对学业有利。

斯坦福大学数学教育学教授Jo Boaler曾追踪英美两国几千名学生成长历程中的数学学习经历,得出结论,鼓励用成长性思维,来帮助孩子打败数学焦虑。

“成长性思维”(growth mindset)是指,相信头脑是可塑的,智力或聪明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获得的,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学习任何东西。而与此相对的是,那些具有“固定思维”(fixed mindset)的学生则认为自己智力有限,能学的东西也自然有限。他们倾向于在失败或犯错时主动放弃,认为“我天生不是这块料”。

换句话说,让孩子认识到,能力和智力是可以通过努力与日俱增的。有了这种认识论做武器,孩子们就能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得更好,在遭遇挫折时,也更容易恢复元气。

Jo Boaler教授建议老师、家长可以从“成长性思维”的方向来引导孩子的数学学习:

科学引导孩子挑战难点。科学已经证明,智商就如同肌肉一样,是可以被发展的。多挑战,孩子会越来越聪明。但要注意的是,挑战数学难题必须是要有前期的知识铺垫、符合孩子认知发展的。 

肯定孩子学业上的努力,更关注孩子犯错时的原因。研究人员发现,成长性思维强的人,更关注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孩子在数学学习中,有很多犯错的时候,大人苛责孩子,不如和孩子一起分析背后的原因。

家长永远不要对孩子说,自己当年在校时数学很差,讨厌数学之类的话。研究表明,家长对数学的焦虑感很容易传递给孩子。

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拉开孩子数学差距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数学思维。具备数学思维的孩子,面对知识点能融会贯通,掌握更快更轻松。

 

网友评论

三日内热门评论文章
热门IT产品
  1. ¥7599
    苹果iPhoneX 64GB
    ·
  2. ¥5799
    三星S9
    ·
  3. ¥4498
    vivo NEX旗舰版
    ·
  4. ¥4999
    OPPO Find X
    ·
  5. ¥1799
    努比亚Z18mini
    ·
  6. ¥1499
    OPPO A5
    ·
  7. ¥1999
    荣耀Play(4GB RAM)
    ·
  8. ¥1598
    vivo Y85
    ·
  9. ¥3499
    坚果R1(6GB RAM)
    ·
  10. ¥3599
    一加6(8GB RAM)
    ·
为您推荐
  • 相关阅读
  • 业界资讯
  • 手机通讯
  • 电脑办公
  • 新奇数码
  • 软件游戏
  • 科学探索